陈松平(1909~1957),东阳南马下格村人。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美术系,为著名国画家吕凤之、陈之佛、张书旂高足。他先后任教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、省立金华师范学校、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、江苏正则艺专。解放后,陈松平任金华师范学校美术教师兼教研组长,并任金华市美术协会会长、北山画会会长。作品多次在省里及全国画展展出,其中《公鸡菊花》获全国国画展二等奖。1957年反右中,陈松平因受到不公正的批判,含冤而卒,时年48岁。陈松平先生1935年中大毕业后在省立金华中学任教时,曾出版《松平抗战画集》。笔者见到的《陈松平花鸟画集》是1946年抗战胜利时在正则艺专任教时出版的。这本画集因年代久远已破损严重,封面、封底都已遗失。画册16开大小,石版黑白宣纸印刷,纸质较差,现存共20页。画册内容以禽鸟为主,如公鸡、鹅、老鹰、白鹭、山鸡、芦雁、画眉等,此外还有桃花、山茶、荷花、兰花等题材。这些作品构图简约,禽鸟姿态多变,栩栩如生。而配景却寥寥数笔,或枯树一枝,或芦花数茎,主次分明。在笔墨上,禽鸟的描绘精妙而稳健,背景却放纵而洒脱,构成对比。这些作品大都只落松平写的穷款,只有螃蟹和兰花两幅题有诗句。陈松平的花鸟画艺术吸取了张书旂长于用粉、陈之佛善于设色、吕凤之精于笔墨之三家之长,融于一体,形成了清丽典雅、富有才气、化俗为雅的松平风格。张书旂称其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陈松平的花鸟画以翎毛类见长,尤擅长画喜鹊、公鸡,可称为独步一时。抗战胜利时创作的《卜筑新巢》和解放初创作的《报喜图》都是以描绘喜鹊为主题的巨制。陈松平在金华师范任教时,主办美术师资班,成就显著,先后被评为省、市劳动模范,金华市及省人大代表。陈松平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,令人痛惜的是正当他欲大显身手、大展才华时却过早地离世了。作为一位美术教育家,陈松平为人师表,因材施教。他对学生的帮助是不遗余力的。他的学生、南京市美协花鸟画研究会会长马立祥,现年已74岁,每次回想起恩师陈松平对他的帮助都激动不已。今年是陈松平先生逝世45周年,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画家、美术教育家,在马立祥的多方联系下,才有了这次《陈松平、马立祥师生作品联展》。